4月18日,馬克思主義學院楊麗豔老師為學院第17期積極分子和第2期發展對象培訓班學員帶來了一場名為《從黨的曆次黨代會總覽黨史,做新時代合格黨員》的黨課,楊麗豔老師生動的描述讓大家對黨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對如何做新時代合格的黨員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習總書記曾說過:“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這也是楊麗豔老師講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楊老師首先為大家科普了黨代會、兩會等重要會議的内涵和區别。黨代會即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現每五年舉辦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是黨員行使各項政治權利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國共産黨政治活動的重要形式。
楊老師随後介紹了曆次黨代會,并在講解過程中穿插了許多小故事和背景介紹,加深了大家對黨代會曆史的記憶。黨代會在共産黨成立之後的曆史中主要經曆了三個階段。在1921年-1949年新民主主義時期,黨共召開了7次黨代會,從中共一大宣告中國共産黨成立,确定黨的名稱和綱領,到中共二大正式制定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将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合,完成了從“塑造理想”到“拉回現實”的過程,黨實現了從誕生到蹒跚學步;中共三大則決定了國共合作的方針和辦法,使中國共産黨從比較狹小的圈子裡走出來在更廣闊的革命鬥争的天地中接受鍛煉;中共四大有兩個“第一次”:第一次明确提出無産階級領導權問題,第一次将支部明确為黨的基層組織;而在十分嚴峻的革命背景下,黨召開的第五次黨代會雖沒有正确分析形勢,錯誤地把民族資産階級當做革命對象,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的界限,但在會議中選舉産生了中央監察委員會,正式提出黨内實行民主集中制;中共六大明确中國現階段社會和革命的性質,對中國革命根本問題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而在黨史上擁有重要意義的中共七大,将毛澤東思想确定為黨的指導思想,總結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曆史經驗,制定了正确的路線、綱領和策略。在1949-1977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階段的四次會議中,中共八大宣告了社會主義革命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确立,做出了把黨的工作重心轉向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正确分析了國内的主要矛盾;但在此後,國内對于主要矛盾的判斷失誤,工作重心偏離實際,直至1977年的十一大,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結束,黨的工作逐步走向正軌。1982年至今的改革開放時期,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分别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命題,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并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步走”的戰略并且明确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标。這一系列重大命題對中國之後的發展産生了重大的影響。在中共十五大,鄧小平理論被确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新三走”的戰略并确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間,确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思想的地位,提出并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把科學發展觀确定為黨的指導思想。随後,中共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闡述了中國在新時代的新方位、新思想、新判斷、新方略和新部署。
以史為鑒,了解了黨代會的曆史,就要思考自己如何成為新時代一名合格的黨員,一名優秀的黨員。楊老師從劉志海最後一次黨費、曾志對子女嚴格的要求、李立三等榜樣的例子出發,總結了四點要求:第一,講政治有信念,這是對黨員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第二,講規矩有紀律,是對廣大黨員黨性的重要考驗,是黨員對黨忠誠度的最大檢驗。規矩既包括黨章黨紀國法、規章制度,又包括黨的優良傳統、政治要求和道德規範;第三,講道德有品行,是黨員的重要标準,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品行和能力相比,品行更為關鍵這是黨員必須履行的重要義務;第四,講奉獻有作為黨員講奉獻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善于做小事,要努力為人民群衆謀福祉。
最後,楊老師将習總書記的一段話送給同學們,希望同學們時刻提醒自己:“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曆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終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