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實現教學管理科學化和規範化,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推進伟德BETVlCTOR1946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加強規範管理,特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是保證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工作水平的三個基本要素。
第三條 教學管理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估,以及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學風、師資隊伍、教學管理制度等教學基本建設的管理。
第四條 教學管理的基本任務是研究教學及其管理規律,改進工作,提高水平;建立現代教學制度,穩定教學秩序,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行;研究并組織實施教學改革;努力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第五條 教學管理要以唯物辯證法等科學方法論為指導,注意綜合運用科學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經濟管理手段等,避免依靠單一的行政手段。注重現代管理方法的應用,努力推進教學管理的現代化。
第六條 教學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統包括圖書情報系統、後勤服務系統、衛生保健系統等。學校各部門都要以培養适應社會發展需要,品德、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為目标,協調配合,認真落實“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全員育人”。
第七條 學校要保證學費收入的30%以上用于四項教學經費(本科業務費、教學差旅費、體育維持費、教學儀器設備維修費等)。要用好有限的教育經費,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要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随着收費制度的改革,逐年增加對教學工作的投入。
第八條 學校的教學管理系統為校、院(部)兩級管理。
第二章 人才培養方案管理
第九條 學校所設的各個專業,都必須有其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規格的重要文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确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人才培養方案是在教育部宏觀指導下,由學校組織專家自主制定的,它既要符合教學規律,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又要不斷根據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适時地進行調整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調整和修訂一定要認真深入地讨論,應全面體現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與成果。
第十條 确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标是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前提條件,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适應社會需求為導向,遵循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依據教育部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标要求,結合學校實際,進行科學定位,體現對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要求,體現學校的特色和優勢。
第十一條 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本科教育教學基礎性的原則;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的原則;堅持教學内容和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的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原則。
第十二條 人才培養方案内容一般應包括:培養目标、培養要求、主幹課程、主要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專業實驗、學制、授予學位、準予畢業總學分、課程拓撲圖、學曆表、教學時間分配表、必修課教學進度表、選修課教學進度表、實踐教學安排表、課程教學學分分配表。
第十三條 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一般程序是:廣泛調查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論證專業培養目标和業務範圍;學習、理解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和規定及我校關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和要求;由學院主持制定,經學院組織專家讨論、審議,校教學工作指導委員會審定、分管校長審核簽字後下發執行。人才培養方案要保持相對穩定,并根據需要進行全面修訂。
第十四條 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安排
1.由教務處制定學期(學年)校曆。各院(部)根據校曆制定學期(學年)教學進度,安排各教學環節的周時數、場所并配備任課教師。
2.由教師和有關職能部門編制單項教學環節組織計劃,如授課計劃、實驗教學計劃、實習教學計劃、軍訓計劃、社會實踐計劃等。
3.審定後的人才培養方案原則上不得随意改動,執行過程中确實需要調整的,應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執行。
第三章 教學運行管理
第十五條 在教學管理中,教學運行管理是按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對教學活動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要求全校協同、上下協調、嚴格執行教學規範和各項制度,保持教學工作穩定運行,保證教學質量。
第十六條 制定教學大綱。人才培養方案中設定的各門課程都要制定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應參照教育部提出的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依據學校制定(修訂)教學大綱的原則規定,組織有關教師編寫,經院(部)、校相繼認定,批準實行。教學大綱要努力貫徹正确的指導思想,體現改革精神,符合培養目标要求,服從課程結構及教學安排的整體需要,防止單純追求局部體系的完善。
課程教學大綱的内容應包括課程性質、課程代碼、學時、學分、适用專業、課程教學目的要求、課程教學大綱說明、各章教學結構及具體要求、各教學環節學時分配、教材及主要參考書等。每位教師均應嚴格執行教學大綱。如需改動,須及時申請,經批準後方可變動。
第十七條 課堂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課堂講授是教學的基本形式。各院(部)、專業與教研室的任務是:
1.選聘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擔任主講教師,被選聘的新開課或開新課教師必須經過所開課程各個教學環節的嚴格訓練,執行崗前培訓制度。
2.組織任課教師認真研究讨論教學大綱,選用與大綱相适應的教材及教學參考書,編寫教學日曆和教案,積極開展教學觀摩活動。
3.組織教師認真參加教學研讨例會,研究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
4.積極組織開展多媒體教學和雙語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擴大課堂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效果。
第十八條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實踐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要的教學環節,各種實踐性教學環節都要制定教學大綱和計劃,嚴格考核。實驗課所開實驗應減少單一性、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畢業設計(論文)要符合教學要求并盡可能結合實際任務進行,保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科學作風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盡可能建立保證完成各類實習和社會實踐任務的相對穩定的校内外實踐基地。
第十九條 文化素質教育和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組織管理。文化素質教育和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舉措。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參加文化素質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把課内和課外、集中和分散安排結合起來,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和經費,組織有經驗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
第二十條 日常教學管理。要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執行教學任務和教學進度,保證全校教學秩序穩定,嚴格控制對教學進度和課表變更的審批,及時處理執行過程中的事故。
第二十一條 學籍管理。學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對學生入學資格,在校學習成績及畢業資格的檢查、考核與管理。按照《伟德BETVlCTOR1946學生管理規定》嚴格管理,在日常學籍管理中應重點管好成績和學籍,做到完整、準确、規範、及時。
第二十二條 教師工作管理。做好每學年(或每學期)教師工作量的考核及計算。教師考核内容包括:教學任務完成情況、教學态度、教學質量及效果、教書育人、教學改革與研究等。
第二十三條 教學資源管理。做好教室、實驗室、實習基地、場館等教學設施的合理配置和規劃建設,保證教學需要,提高資源效益。合理确定投資,認真鑒定設備維修、報廢,确保資金合理使用和設備、器材的充分利用。
第二十四條 教學檔案管理。按學校有關規定制定教學檔案管理制度。教學檔案一般包括:教學文件、教務檔案、教師業務檔案、學生學習檔案。教務處及各院(部)應有專人負責此項工作。
第四章 教學質量管理與評估
第二十五條 教學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要通過不斷改善學校教學質量的内部因素(教師、學生、教學條件、教學管理等)和外部因素(方針、政策、體制等),通過科學的評估、分析教學質量,建立通暢的教學信息反饋網絡,從而營造并維護良好的育人環境,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第二十六條 提高質量意識,牢固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學校生命線的觀念,學校、院(部)黨政一把手作為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要親自抓教學質量,樹立正确的全面教學質量觀,堅持嚴格的質量标準。要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觀點,知識、能力、素質綜合發展的觀點,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的觀點。
第二十七條 加強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主要包括:招生、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教學過程、教學輔助過程、考試等五個方面的質量管理。
第二十八條 加強教學質量檢查。學校和各院(部)要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和保證工作;要采取多種方式經常了解教學情況,加強教學信息反饋過程的管理;要認真進行開學、期中、期末教學檢查及經常性的教學檢查等。
第二十九條 加強教學工作評估。要堅持“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加強對專業、課程和各項教學基本建設的評估工作,加強教學質量測評工作和學生學習質量評價工作。
第三十條 教學工作評估,要由校、院(部)教學工作評估領導小組組織實施,要與學校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相結合。通過教學工作評估調動教師和幹部的積極性,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凝聚力,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第三十一條 實行教學督導制。教學督導員在分管教學工作的校長領導下,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調研、評價與指導,協助學校做好教學督導和教學質量監控工作。
第三十二條 重視教學信息的采集、統計和管理。要定期采集主要教學信息,并進行統計分析。要發揮教學信息管理系統和學生教學信息員在教學工作評估中的作用。
第五章 教學基本建設管理
第三十三條 教學基本建設包括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學風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管理制度建設等。他們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性建設,在學校發展、建設中占最重要的位置。要精心組織,加強建設,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第三十四條 專業建設。要以社會人才需求為目标,結合學校教育資源,科學規劃學校的專業結構體系。要拓寬本科專業口徑,擴大專業基礎,主幹學科或主要學科基礎相同的專業應盡量合并,增強學生适應性。要穩定和提高基礎學科水平,形成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的互補;重視發展應用學科和專業,培養高素質人才;适度發展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及專業;加強傳統專業的改革和改造,支持新專業。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根據學校的辦學優勢和特色,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培養目标和教學内容。
第三十五條 課程建設。課程建設要進行理論研究,明确總體目标、任務、指導思想和原則;要制定課程建設規劃,進行有計劃、有目标、分階段、分層次的系統建設;要以建設精品課程為中心,深化教學内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要重視通識教育課、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大平台建設,構建校級、省級、國家級三級精品課程體系。
第三十六條 教材建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材建設規劃,加強文字教材、視聽教材和多媒體教材建設工作。要鼓勵選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國家重點教材和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教材及國外先進教材,積極選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
做好教材的選用、訂購、出版、發行管理工作,要按照教材選用、訂購的原則和規範要求,方便學生購書,防止教材積壓和浪費。
第三十七條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要堅持校内外結合,做好全面規劃。實驗室建設要與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相匹配,改變分散配置、分散管理、局部使用、低水平重複、利用率低下的狀況,要重點建設好公共基礎性實驗室;要做好實驗室的計劃管理、技術管理、固定資産管理和經費管理,提高投資效益和設備利用率;要加強實驗室的年度驗收,檢查評估。校内實習基地建設,要突破僅限于感性認識和簡單技能訓練的舊模式,使之成為可模拟行業、社會等環境,進行綜合訓練的課内外實踐教學基地;要改善校内實習基地條件,健全實習管理規章制度。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要努力把實習與承擔實習單位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做到相對穩定和互利互惠,以取得校外實習單位支持。
第三十八條 學風建設。學風包括教師的治學作風和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态度、學習紀律等方面的學習作風。要通過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發揚伟德BETVlCTOR1946的優良學風。要堅持學風建設與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相結合,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局面。要特别重視考風建設,通過嚴肅的教育和嚴格的管理,堅決制止作弊等不良行為,糾正不良風氣。
第三十九條 教學管理制度建設。要制定并完善教學基本文件,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學曆表、教學日曆、課程表、學期教學總結等。要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包括學籍管理、成績考核管理、實驗室管理、排課與調課、教學檔案保管等制度以及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及獎懲制度。
第六章 教學管理組織系統
第四十條 健全教學工作的校級領導體制。學校教學工作由校長全面負責,分管教學的副校長主持日常工作,并通過職能部門的作用,統一調動學校各種資源為教學服務,統一管理教學工作進程及信息反饋,實現各項教學管理目标。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由校教學工作指導委員會讨論決定有關教學及教學管理的指導思想、政策、規劃、重大改革舉措等。要建立教學工作會議和各級領導定期聽課、學習、調研的制度,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
第四十一條 建立校、院(部)教學工作指導委員會。教學工作指導委員會由直接從事教學工作、有豐富教學工作經驗的教師、有管理專長的教學管理人員組成,研究和決定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四十二條 教務處是學校管理本科教學工作的主要職能部門,教務處的工作狀态反映一個學校整體教學工作的狀态。學校應健全教務處的科室結構,配備較強的管理幹部隊伍,明确教學管理責任,保證教學工作穩定運行,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
在院(部)級教學管理機構中,由院長(主任)全面負責院(部)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等工作,分管教學院長主持日常工作。院(部)設教學秘書,在分管教學院長領導下,處理日常教學行政工作并從事教學狀态、質量信息的調研工作。
第四十三條 重視教學基層組織建設。專業或教研室是按專業或課程設置的教學研究組織。作為教學基層組織,其主要職能是完成教學計劃所規定的課程及其他環節的教學任務;開展教學研究、科學研究和組織學術活動;組織師資的培養提高,分配教師工作任務;配合相關實驗室、資料室的基本建設。
第七章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第四十四條 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要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素質較高、相對穩定的教學管理幹部隊伍。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學管理幹部的崗位培訓和在職學習,有組織地開展教學管理科學的研究,提高管理素質和水平。要創造條件,開展國内外高等學校教學管理人員的相互考察、交流和研修,以适應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要求。
第四十五條 開展教學管理及教育研究,是所有教學管理人員、教育研究人員及教師的共同任務。教育教學管理是一門科學,開展教學管理及教育研究是一項綜合性、應用性強的工作,應當做到:
1.堅持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以培養适應社會發展需要,品德、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為目标;
2.做好長遠和近期規劃,制定階段實施計劃;
3.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地組織立項研究交流;
4.把開展教育研究與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管理隊伍水平結合起來。
第四十六條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要緊密結合學校教學改革的實際。要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内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要深入進行比較教育研究,努力開展各種教學改革試點工作,使人才培養适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